公司新闻

善圈企服团建活动 ▎美丽的边城,谁能掀起你神秘的面纱

发布日期:2022-08-02 浏览次数:



沈从文在《边城》中写道:美丽是平凡的,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;美丽是平淡的,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回忆;美丽又是平静的,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。




 
7月23日早晨7点,善圈集团23位员工与家属欢天喜地乘坐着旅游大巴从湘潭出发了。车窗外的阳光泛着淡红色,似乎在向我们预示炎热即将降临。


凤凰城

车厢里,导游将湘西边城的情景和游览须知给我们娓娓道来,他说:边城是美丽的,也是神秘的,到目前为止,还无人能够揭开湘西的三大神秘面纱,即:赶尸、盅术和化骨水(另一说是苗药)。





下午5时,顾不得一路的鞍马劳顿,我们紧跟着导游的步伐来到此次游览的第一站,边城沱江。尽管那时的阳光还是热气逼人,我们踏着河边的石板古道,欣赏着两岸沉淀着厚重历史的吊脚楼,迎着带着微微鱼腥味的清凉的河风,身上的暑气消失了大半。





在凤凰古城景区的小巷中,民国第一总理熊希龄的故居安宁而静谧,似乎在诉说着过往沧桑的历史。苗家图书馆前那只头东尾西的凤凰雕像,仿佛振翅欲飞,象征着苗家儿女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。

 
  
 
  

 

在虹桥的栏杆边,导游指着那边的山坡,说:“那座高耸的木楼,是黄永玉先生的原生画室,已逾百年的历史。”是啊,那是一片灵性的山坡,这里竹影婆娑,树木苍翠,赋予了黄老先生多少智慧,多少创作的灵感

 
    

 
 

夜幕降临的时候,沱江两岸万家灯火,映红了河水,照亮人流如织的红男绿女,似一幅激情澎湃的油画,灵动而异彩流光。也许,夜幕中的群山也在起舞,摇曳着身姿,将优美泼洒人间。


  



 
 

此情此景,要是沈老先生活在当下,料他再将写出《边城》新篇,翠翠的爱情故事将不再别离,不再凄美!

是啊,这里雄壮的山河,秀丽的景色,它属于生于斯、长于斯的湘西儿女们。湘西的土地是神奇的,也是人杰地灵的,它养育了沈从文、黄永玉和宋祖英这些文学大师和优秀人物。



矮寨大桥

 

矮寨悬崖栈道,修筑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悬崖绝壁之上,这是一条矮寨大桥的通道。从栈道的栏杆边俯视德夯峡谷底,虽风光优美,但令胆小者不寒而栗。我们团队中偏偏也有胆子小的队友,只好由胆大的队友与之携手,让她们闭着眼睛,鼓励她们凭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的感觉,走过栈道。






笔者虽不属于胆小者之类,但患有较严重的恐高症。在此情此景之下,我只好自言自语地鼓励着自己,既然来了,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上去的,即使栈道断裂掉下去也是值得的,最少抒写了一个“牡丹花下死,做鬼也风流”神奇故事!





下了悬崖栈道,通往矮寨大桥是没有快捷通道可走的,只好拾级而上,必须攀登200多级的木质台阶。

这时的天上,太阳如火,炙烤着游人、知了、山鸟和一切的生灵。艰难的旅程、炎热的天气,让我们气喘吁吁,只想找一处阴凉的地方,歇息和补充体力。然而,天公偏偏不做美,天气没有善良可言,也没有残忍可以指责。关键是自己的坚持,浴血地坚持。



芙蓉镇

 

  

  




墨戎苗寨

我们的团队和孩子们是坚强的,也是勇敢的,是可以战胜疲劳和困难的。我们的旅游大巴辗转了九盘十八弯,我们来到了古丈县墨戎苗寨,这是我们此次旅游的最后一站。






当地苗族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寨子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,全寨子共500多户,人口约3000余人。这是一个长寿之乡,百岁老人多达60多人。由于山寨地处偏僻,以前苗民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,很多人终身没有走出过大山,没有见证过什么叫做城市和平原。




 

苗族导游说:“这里是宋祖英的家乡,她就是在这个寨子长大的,她是我们苗家的骄傲,是不容任何诋毁和亵渎的!”整个苗寨沿着山坡依次而建,错落有致,房屋全部为木质结构,雕刻精美。房子与房子之间勾心斗角,紧凑相连,象征着苗民团结凝聚的民族精神。





在导游的指引下,我们参观了寨子的巫傩堂、乖乖楼、银器作坊、政府扶贫对象和银器销售中心。文化也一个民族血脉纽带,苗族文化也是一样,这是历史的传承,是民族的精神,我们祝愿苗民是党和政府政策下,创造的眼光越过大山和江河,踏上富裕之路!



 


这次旅游团建活动,我们的团队是可圈可点的,特别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精神、互帮共扶精神和不畏艰难精神,这是一种力量,这是一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!我们相信,公司创造的源泉力量,才是不可战胜的!